近日,人民网发文表示对教师师德要零容忍。何为有违师德?很多人认为惩戒和体罚即有违师德,其实是一种误解和过度解读。新任教育部长曾发声,把戒尺还给教师。虽然现实环境下,没有有几个教师敢用。但事实是,敢于惩戒的教师才是真正有师德的教师,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。中的惩戒是一种管理学生行为的方式,所谓“惩者,正其心也”。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。可见,惩罚虽然不是教育的唯一或最有效的方法,但适当的惩戒是必要而有效的。
一、教育惩戒理论依据:有关教育中惩戒的科学依据主要来自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、行为塑造理论:行为塑造理论认为,通过奖励和惩罚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。当学生表现出积极行为时,给予奖励可以加强这种行为;而当学生表现出消极行为时,适度的惩罚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,并避免再次犯错。
2、社会认知理论: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和发展。通过经验和观察,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行为所产生的后果,并根据这些后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。适度的惩戒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后果,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。
3、自我调节理论:自我调节理论指出,个体需要具备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。适度的惩戒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,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,并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获得更好的结果。
二、教育惩戒的价值意义:惩戒在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意义和价值:
1. 建立纪律和秩序:惩戒可以帮助建立学校和班级的纪律和秩序,确保学习环境的正常运行。通过明确规则和后果,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当行为所带来的后果,并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行为。
2. 培养责任意识:适度的惩戒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。当他们违反规定或犯错时,惩戒可以提醒他们自己应承担责任,并促使他们反思并改正错误。
3. 建立良好的价值观:适度的惩戒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与错误、好与坏之间的区别。通过经历惩罚,他们能够理解道德和伦理原则,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。
4. 提供安全感:对于那些遵守规则并尊重他人权利的学生来说,惩戒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感。他们知道不当行为将受到制止和纠正,从而保护了他们的权益和利益。
5.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:适度的惩戒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。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后果负有责任,并学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获得更好的结果。
6.建立敬畏感:惩戒可以让学生对教师,对规则产生敬畏感。敬畏感可以激发学生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识和责任意识。当他们明白不当行为会导致负面后果时,他们更有可能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,并且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。
三、教育惩戒的原则:惩戒在教育中应该是一种谨慎和慎重使用的手段。过度或不当的惩罚可能产生负面影响,如情绪问题、自尊心下降等。因此,在使用惩戒时,教育者应遵循以下原则:
公正性:惩罚应公平、合理,并与违规行为相匹配。教育性:惩罚应具有教育意义,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行为。适度性:惩罚应适度,避免过度严厉或过于宽松。替代性:在可能的情况下,可以考虑替代性措施,如引导、辅导等。
惩戒犹如对生命的雕刻,没有疼痛和磨砺,就没有生命的升华和美丽。当然,需要强调的是,惩戒应该是一种谨慎和慎重使用的手段。过度或不当的惩罚可能产生负面影响,如情绪问题、自尊心下降等。因此,在使用惩戒时,教育者应遵循公正性、教育性、适度性和替代性原则,确保惩戒能够发挥其积极的意义和价值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