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夏至 明日端午 说说夏至与端午的深层关系_环球今亮点
来源:  顶端新闻
时间:  2023-06-22 15:03:43

今天夏至明日端午


【资料图】

说说夏至与端午的深层关系

胡树青(古文化学者)

近来有好友对我说:“今年的两个节气聚到一块儿了!21号夏至,22号端午,你不觉得罕见吗?”

“罕见,罕见”,我一方面安抚好友的惊喜,又告诉他,“但这又不足为怪,你若了解了夏至与端午的深层关系就不觉得奇怪了。”

然然而我又想,既然有这样的疑问,也很可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于是决定今天就跟大家说说夏至与端午的深层关系。

通常偃师人把春节、元宵、端午、中秋、冬至等视为传统的、民俗的“节气(jiê qi)”,而把夏至称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“节气(jiē qī)”。传统的、民俗的“节气”,除了冬至都是有明确以月份、日子并且大都是以初一、十五儿标记的民俗节庆日。都有自己的礼俗活动,甚至连吃饭都有专题性。比如春节(正月初一)祭祖、拜年、吃饺子;元宵节(正月十五儿)玩花灯、吃汤圆、喝糊都茶;中秋节(八月十五儿)赏月、吃月饼……端午节别艾枝、吃粽子、戴香草布袋儿,又有明确日子(五月初五),所以它是妇孺皆知的“节气”。而二十四节气冬至除外的其他23个成员包括夏至则都只能属于历法意义上的“节气”。

然而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的节气又有“中气”与“节气”的区别。原来一年的24个节气中,有12个是“中气”,12个是“节气”。哪12个是“节气”,哪12个是“中气”?有学者告诉读者:立春是“节气”,雨水是“中气”,惊蛰是“节气”,春分“中气”……以此类推,“中气”与“节气”隔一出一,交替排列。

这个认知可以,但是还是没有说清“节气”与“中气”的区别在哪里!况且,又有“四时八节”之说,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都又叫“节”;而在上述的交替排列中,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都在“中气”的位置上,这又该怎样解释呢?

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未见谁讲过,笔者愿跟大家说说其中原因。

首先,在通行词义上讲,节气、中气、节是同义词。概而论之,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的任一成员皆可称为“节气”。而在特定的场合或者特定的语言环境中,“节气”与“中气”又有区别。

比如在历法研究以及历法著作中,“节气”与“中气”的含义有不同。

历法分“阳历”、“阴历”和“阴阳历”。我们现在所用的“公历”属于“阳历”之一种。“阳历”是以太阳在“黄道”上的视运动位置为依据,它把太阳从一个“春分日”运行到次一个“春分日”(或者说一个“冬至日”到次一个“冬至日”)的周期作为一个“回归年”,把“回归年”按360度平均分为12个等份——特称“黄道十二宫”(可以理解为太阳运行中的12个驻足点,每“宫”包含了30度,即每月30天,所以也可称之为“太阳月”。按十二“太阳月”来标记24个“节气”的具体日子,非常好记:正月初一立春,正月十五雨水;二月初一惊蛰,二月十五春分;三月初一清明,三月十五谷雨……24个节气可以顺口溜出。然而,一个回归年的绝对值是365天又约1∕4;按12等分划分,每月并不是整30天,这样以来,“节气”的准确日子就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、十五了。即使通行于当代的公历,也只能用“上半年6、21;下半年8、23;二十四节日期定,相差不过一两天”,只能记个大概。

所谓阴历,则是以自然的月相“朔望”变化为依据的历法。所谓“朔”,是每月的初一,月亮完全看不见光亮叫“朔”;每月的十五日月亮最圆满叫“望”;至少早在两千多年以前,我国的历法制定者就已经测算出每一个“朔望月”的绝对值是29天又499/940。

据大量文献记载,我国古代使用的历法基本上是阴历与阳历的结合,兼顾了两者的异同。

由于“太阳月”跟“朔望月”绝对值的差距,“二十四节气”的确切日子就只能查阅历法工具书才能知晓。

所谓的“节”(“节气”)跟“中”(“中气”)在“二十四节气”的标记或者表述中有什么不同涵义呢?笔者以为,“节”和“中”都是太阳“回归年”圆上的节点,本质上两者没有多大的差别,只是在中国古代历法著述中,“气”是基本概念,甚至在开天辟地之前“气”就已经存在,那是的“气”浑然一体;后来一而二,二而三,逐渐分化,形成宇宙万象——“节”和“中”都是用来诠释、标

记“气”的。所谓“气”,其最直观、最基本单位为一年。进一步又根据需要把一年的“气”一分为二,叫“阴阳二气”。上古时候有这种历法,上半年为“阳年”,又称“上年”;下半年为“阴年”,又称“下年”。在“太极图”上(见图),左半部白色代表“阳气”,“冬至一阳生”,冬至是“阳气”始生点,到夏至达到全盛;右半部的黑色代表“阴气”,夏至是“阴气”的始生点,全盛于冬至。“太极图”十分形象的表示了“阴阳二气”此消彼长的关系。一年的“气”还可以分为5个阶段,叫“五气”,也叫“五运”;

最行之久远并被历代所采用的是“四分法”历法,把“气”分为四个阶段——“四气”,通常叫“四时”——“四时和气春常在,一家安乐庆有余”,这分明是人们熟知的春联。

“四时”也叫“四季”, 这是因为每个季节都有3个月,各用古代給兄弟排行的称谓“孟”(老大)、“仲”(老二)、“季”(老三)相称。

正月为“孟春”,二月为“仲春”,三月为“季春”;四月为“孟夏”,五月为“仲夏”,六月为“季夏”……秋季、冬季的月份都是这样命名的。每个“气”的“季月”是该“气”的结束月,所以,现在都用“四季”的说法,四季的着眼点是该季节已经过完了。

在古代,“四季”中最重要的四个节点是处于“仲月”的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,古称“四仲”。理论上又居“仲月”的正中;中国古代以“中”为尊,所以“四仲”被视为每个“气”的“正位”所在,所以被视为“气”的代表,所以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都是“中气”。而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,则是每个季节的开始,处两个“气”(季节)的衔接点,所以又叫“节”,节的繁体写法是“節”,竹字头,以竹子的节为喻。“节”在理论上居于月份之初,所以它们不叫“中”,而叫“节”。

在古代,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和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,又被称为“四时八节”,这是把“四气”也视为“节”。由常识可知,“四时八节”是“二十四节气”的基础。在这框架上,每相隔半个月插入一个“节气”,居于月初的叫“节”或“节气”,比如惊蛰、清明……等;居于月中的称为“中”、“中气”或者“气”。比如雨水、谷雨……等。这样一来, 24个“节气”就呈现出“节”和“气”(或者“节气”和 “中气”或“中”)交替排列,于是就有一年之中就有“12个节,12个气”的说法,而“二十四节气”是笼统的说法,统称为“节气”。对于百姓大众来说,“节”和“气”的差异可以不计。对于历法研究者而言,“节”和“气”的差别不可忽略。“两至(冬至、夏至、春分、秋分)”尤其是制订、研究历法的关键点。

现在还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——夏至跟端午的深层关系上。

前面已明,由于“太阳月”与“朔望月”绝对值的差异,民俗的节气与24节气的日子就分道扬镳,各行其是了。

为了兼顾两者,古时候就有“置闰”(设置“闰月”)的历法,就是相隔一段时间,阴历跟阳历差距增大到一定程度,就要插入一个月份,这就叫“闰月”。这样一来,两者的差距又会回归到较小的范围。

通常年份,端午(五月五日)在夏至日(理论上在五月中旬)之前徘徊。去年(2022)的端午(五月五日)是公历6月3号,夏至在6月21号,端午在前,夏至在后,前后相距18天;今年闰二月,端午(五月五日)推到了公历6月22号;而夏至还在6月21号,于是就出现了6月21号夏至,明天(6月22号)端午。这是历法的排列组合,没有什么可奇怪的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